新农村网

   新闻资讯 >>行业资讯 >> 家长里短 >>正文
夏夜,急诊室里的家长里短
2014-5-17

酷暑难耐,晚上的急诊室里灯火通明,不时有病人送进来。输液室里,座无虚席。这边生病的小孩不断哭泣,父母揪着心,护士穿梭在患者之间,不停地插针、换药,一片忙碌景象。

从本周开始,本刊推出“急症室里的故事”,为大家讲述急症室里的喜怒哀乐,悲欢离合。

提醒:不常生病≠不会生病

王先生今年33岁了,皮肤黝黑黝黑的,他告诉笔者,自己是从事户外工作,开挖掘机已经有17年的时间里,今年是他记忆里最热的一个夏天了,身体直接亮起了红牌,只能请假休息。“以前很少打针吃药的,平时几乎都不生病的,偶尔身体不适,也很快恢复。”提到自己的身体素质,王先生很有自信。

不过,最近连续的高温天气让王先生好几天身体发软,没有力气,很少进医院大门的他实在难受,才到医院看病输液。“好在没什么大问题,只是夏天的常规性暑热。”医生安慰王先生说。

医生建议,不要仗着平时不生病就马大哈、不重视,一旦出现身体不适,立马需要休息观察,多喝凉开水,情况没有好转请及时就医。

意外:阳台收衣服,体温飙到39度

孙阿姨很郁闷,中暑挂点滴的感觉真不好受,对于她来说,“病倒”真的是个意外:“今天中午1点多,我去阳台收衣服,前后也就十分钟左右,进屋后没一会就觉得浑身不舒服,拿体温计一量,吓一跳,竟然高烧39度。当时,孙阿姨的儿子在上班,听到母亲突发高烧,连忙请假赶到家,把她送往医院。

“家里有小孩的,最怕传染给小宝宝。”孙阿姨说,自己生病不打紧,不要传染给家里人就行,“今年的这毒日头也是够厉害的。”孙阿姨感叹道,自己平时一直呆家里不出门,这次一不小心就中招了。她估计,收衣服正值一天中最热的时候,从空调间一下转到酷热中,身体机能没能调节过来,自然就病倒了。

其实,孙阿姨家里空调温度调整在二十六七度就可以了,平时呆在空调房里的时间也不要太长。收衣服最好选择傍晚时分。护士建议,孙阿姨应该在早上和晚上稍微凉快的时候多到户外走走,锻炼锻炼身体。

表情:两岁小女孩怕扎针,嚷嚷“慢慢来”

在急诊室里,除了因为直接炙烤在高温下的户外工作者中暑,也有因为整天呆在空调房里而热感冒的。近期,高温惹得祸还真不少。今年刚刚两周岁的小梦雪因高烧而引发了扁桃体发炎,难受得哇哇大哭。

“阿姨,慢慢来,我怕疼。”看到护士阿姨准备给自己打点滴,小梦雪一边哭一边恳求道,羊护士小心地剔去了她的一小撮头发,熟练而迅速的插好针头,又嘱咐家长把输液瓶拿高一些,小心凝血。据了解,小孩子一般较为好动,扎针在手上容易滑针,所以一般打点滴都选择在头上扎针,且头上的血管也较容易找到。

“平时从来不哭的,见人就喜欢笑,今天因为生病了才哭的。”妈妈怜惜地说道。这已经不是小梦雪第一次扁桃体发炎了,医生提醒说,扁桃体发炎一般因细菌感染而引发,平时要特别注意小孩的口腔卫生,也要加强身体锻炼,增强抵抗能力。

温情:骑车给老爸送饭 一不小心栽了个跟头

夏天,喜欢看户外运动的孩子们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外伤,骑自行车、滑旱冰、踢足球,一不小心就伤到自己或者是别人了。

今年12岁的王晴雯是个喜欢运动的女孩,短头发,运动装。“我最喜欢骑自行车,现在放暑假了天天骑半个小时。”她的下巴、胸口、手上都涂满了红药水,她说:“骑自行车栽了个跟头,人直接趴地上了。你懂得,那个姿势!”她边说边还扮了了个鬼脸。

当笔者问到,既然是个骑车高手,怎么会摔跤呢?晴雯妈妈告诉笔者,女儿是为了给在山上干活的老爸送饭,下山的时候骑得太快,碰到一块石头就跌倒了。“本来辛辛苦苦把车推上山去,想着说下山的时候骑得肯定爽,只是乐极生悲了。”晴雯后悔自己的莽撞。

晚上7点到10点是急诊室里最忙的时候,大家讲述着属于自己的的故事,让笔者得到不少感悟,也希望各位读者在读完这些故事后,内心多一点触动,少一些烦躁。

[发表/查看评论]

  新闻投稿/广告投放/频道合作 联系人:黎主管 EMAIL:2408803090@qq.com

 

开心一刻.漫画地带

新农村网搞笑漫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