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农村网

求财问计 >>涉农政策 >> 农村政策 >>正文
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
2012-3-16
三、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章总体思路与对策

 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受惠者,更是繁荣农村文化的生力军。要立足农村实际,不断整合文化资源,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以培育具有本地特色文化为目标,积极为广大农民参与文化活动、开展文化创造搭好台,逐渐使之成为繁荣农村文化的主角,努力形成“一村一品”的农村文化发展新局面。

  1、政策到位,为群众文化创造营造良好氛围

  一是要制订农村文化发展总体规划。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党委、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,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,制订出台符合实际、能管长远、措施明确的文化发展总体规划,确保农村文化发展在组织领导、经费保障等方面得到新加强。二是要完善农村文化工作考核制度。把农村文化工作纳入镇对村居年终考核体系,以百分制的形式,对本年度文化阵地建设、文化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,对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的村居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奖励。三是要构建农村文化服务网络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,以村居为重点,以农户为主体,构建镇(街道)、村、户三级联动的文化服务网络,着力形成符合本村文化特点、群众喜好的文化活动圈,鼓励广大群众创作文化产品。四是要建立文艺队伍引进、培养机制。选拔一批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、文化能人以及“乡贤”充实到农村文化管理队伍中来。建立以区、镇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地,按照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的方式,加强村级文艺队伍的培养,组建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团队;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沟通联系,鼓励和引导文艺毕业生投身农村文化建设,注入新的发展活力。

  2、夯实阵地,为群众文化创造搭建广阔舞台

  一是加强村级文化俱乐部的建设和完善。坚持把加强村级文化俱乐部建设列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,作为推动农民文化创造的坚实基础,并与村级基础设施完善紧密结合、同步推进。按照因地制宜、实用高效、面向全体的原则规划建设村级文化俱乐部,可以对未经审批的小庙小庵进行改造,可以与老人活动中心整合,也可以借助村内一些具有历史纪念价值的古居。在村级文化俱乐部功能完善上,按照体现个性,满足群众不同需求的要求进行配置,切忌模仿建设设施应有尽有、功能齐全的城市文化俱乐部,要充分考虑周边各村文化俱乐部的功能,优化配置,各有侧重,互补互促,避免重复建设。二是建设集娱乐、休闲、教育于一体的田园式生态公园。对村内废弃地、杂边地进行梳理,抓住区里全面推广田园式生态公园建设的契机,通过增设文化知识元素,进一步拓展公园的文化功能,拓展群众文化活动新阵地,发展文化广场,实现文化惠民,让村民足不出园,就能享受集文化、休闲、旅游、参观、教育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,也能在田园风光中传播先进文化,开展文化创造活动。

  3、创新载体,为群众文化创造激活不竭动力

  一是要深挖内涵,培育特色文化。立足农村实际,按照“文化活动源于生活、人人都是文化人”的要求,深入挖掘,把农村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群众日常生活劳作提炼出来,举办一些全民参与、气息浓郁的群众文化展示、汇演活动,同时逐步将先进主流文化引入、融合,形成被广大群众认可的农村特色文化。二是要整合资源,丰富文化生活。全力实施“文化燎原”计划,整合各村居文化资源,积极搭建载体,丰富农民文化创造活动。建议开设大讲堂,定期邀请当地退休老干部、老党员以及“老辈人”讲课,给潜藏在农民群众中的通古博今的文化人提供展现的平台。依托村级俱乐部以及田园式生态公园,设立“百姓戏台”,让文艺爱好者先活跃起来,带动群众共同活跃。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和需求,通过各个文艺团队引领,逐渐使广大群众从被动吸引到主动参与,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,又促进文化交流融合,激活群众进行文化创造的热情与动力,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、大繁荣。
 
 
(责任编辑:秦华)

  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章总体思路与对策

 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受惠者,更是繁荣农村文化的生力军。要立足农村实际,不断整合文化资源,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以培育具有本地特色文化为目标,积极为广大农民参与文化活动、开展文化创造搭好台,逐渐使之成为繁荣农村文化的主角,努力形成“一村一品”的农村文化发展新局面。

  1、政策到位,为群众文化创造营造良好氛围

  一是要制订农村文化发展总体规划。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党委、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,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,制订出台符合实际、能管长远、措施明确的文化发展总体规划,确保农村文化发展在组织领导、经费保障等方面得到新加强。二是要完善农村文化工作考核制度。把农村文化工作纳入镇对村居年终考核体系,以百分制的形式,对本年度文化阵地建设、文化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,对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的村居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奖励。三是要构建农村文化服务网络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,以村居为重点,以农户为主体,构建镇(街道)、村、户三级联动的文化服务网络,着力形成符合本村文化特点、群众喜好的文化活动圈,鼓励广大群众创作文化产品。四是要建立文艺队伍引进、培养机制。选拔一批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、文化能人以及“乡贤”充实到农村文化管理队伍中来。建立以区、镇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地,按照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的方式,加强村级文艺队伍的培养,组建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团队;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沟通联系,鼓励和引导文艺毕业生投身农村文化建设,注入新的发展活力。

  2、夯实阵地,为群众文化创造搭建广阔舞台

  一是加强村级文化俱乐部的建设和完善。坚持把加强村级文化俱乐部建设列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,作为推动农民文化创造的坚实基础,并与村级基础设施完善紧密结合、同步推进。按照因地制宜、实用高效、面向全体的原则规划建设村级文化俱乐部,可以对未经审批的小庙小庵进行改造,可以与老人活动中心整合,也可以借助村内一些具有历史纪念价值的古居。在村级文化俱乐部功能完善上,按照体现个性,满足群众不同需求的要求进行配置,切忌模仿建设设施应有尽有、功能齐全的城市文化俱乐部,要充分考虑周边各村文化俱乐部的功能,优化配置,各有侧重,互补互促,避免重复建设。二是建设集娱乐、休闲、教育于一体的田园式生态公园。对村内废弃地、杂边地进行梳理,抓住区里全面推广田园式生态公园建设的契机,通过增设文化知识元素,进一步拓展公园的文化功能,拓展群众文化活动新阵地,发展文化广场,实现文化惠民,让村民足不出园,就能享受集文化、休闲、旅游、参观、教育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,也能在田园风光中传播先进文化,开展文化创造活动。

  3、创新载体,为群众文化创造激活不竭动力

  一是要深挖内涵,培育特色文化。立足农村实际,按照“文化活动源于生活、人人都是文化人”的要求,深入挖掘,把农村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群众日常生活劳作提炼出来,举办一些全民参与、气息浓郁的群众文化展示、汇演活动,同时逐步将先进主流文化引入、融合,形成被广大群众认可的农村特色文化。二是要整合资源,丰富文化生活。全力实施“文化燎原”计划,整合各村居文化资源,积极搭建载体,丰富农民文化创造活动。建议开设大讲堂,定期邀请当地退休老干部、老党员以及“老辈人”讲课,给潜藏在农民群众中的通古博今的文化人提供展现的平台。依托村级俱乐部以及田园式生态公园,设立“百姓戏台”,让文艺爱好者先活跃起来,带动群众共同活跃。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和需求,通过各个文艺团队引领,逐渐使广大群众从被动吸引到主动参与,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,又促进文化交流融合,激活群众进行文化创造的热情与动力,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、大繁荣。


(责任编辑:秦华)

[发表/查看评论]

  新闻投稿/广告投放/频道合作 联系人:黎主管 EMAIL:2408803090@qq.com

 

开心一刻.漫画地带

新农村网搞笑漫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