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次中西情人节的交汇是1995年,那是一个70后还青葱、80后正少年的光辉岁月;下一次中西情人节的交汇是2033年,那时70后已退休、 80后已“不惑”或者“知天命”,不管城乡居民退休年龄延后多少岁,基本上也没有当下的中青年什么事儿了——无怪乎,2014年情人节冲击波来得格外猛烈。
2013年的全民反腐、打击公款送礼消费,撼动了从珠宝、腕表、女装时尚、男装、洋酒到跑车的奢侈品阵营各条战线,但钻石的“抗跌”能力一枝独秀。从戴比尔斯到蒂芙尼,国际著名品牌的高管声音与行业数据,都在显示北美与中国的钻石销售几乎占全球的半壁江山。毕竟,打击公款送礼和公款消费,针对的更多是公事,而钻石消费的“主力”是订婚、求婚、纪念等涉及个人的私事需求。
西方文化中,从珠宝到宝马以及如今的跑车等奢侈品消费,从来与个人品位直接挂钩;而在东方文化中,亲自挑选、亲自订制的礼物方显诚意,连2014春晚都说“群发的短信我不回”了,更不用说拿别人送的礼物来求婚示爱,大部分国人还“适应不能”。
“反腐经济”重挫了公款送礼的虚高指数、也开辟了中国新兴中产阶层、购买主力理性消费的新市场。这片以个人品位与品牌品质“求配对”的蓝海非诚勿扰,而国际著名品牌,很少为品质发愁。以小众的高级定制巩固自身的行业影响力,以大众的轻奢路线、副线品牌扩张自家的市场占有率,让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反腐浪潮中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,2014春节后的开年布局,风云再起! |